神书网 - 耽美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3

分卷阅读93

    要揣摩几番再说话。

毕竟自己在外头,代表的可是皇上。

严世藩倒没怎么关注他手里的东西,而是瞥了眼那少年长长的睫毛,还有纤细又漂亮的模样。

哪怕官袍之色肃穆庄重,也难掩他颇有灵气的模样。

虞鹤察觉有谁在看他,便瞟了一眼过去。

严世藩忙收回眼神,佯装恭敬的继续听大人们聊天寒暄。

王守仁虽然说得兴致盎然,但是经部那边还事情颇多,这次过来递了文件,只跟皇上他们又说了几句,便匆匆带着严世藩告辞。

另一头的杨首辅迎了皇上坐下说话,吩咐手下把两宗密封过的卷轴带来,小心道:“这寻仙考的第一批卷子,已经全部判完了。”

虞璁一愣,意识到已经七月了。

当时一月的时候,就已经筹备准备完毕。

他们有心先在几个重点省份考试看看情况,便挑选了东南沿海一带,并且盖了印章,示意一路都骑乘最快的驿马,不要耽误时辰。

等卷子被拿回来,当天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批改誊分。

文科的策论卷都是杨首辅和徐阶等人联手改的,理科则请了赵大人推荐的另外几个老臣来对照批改。

最后一题的四色原理,虞璁当时给了正确答案,并且大致的解释了原因。

其实这道题太过专业,虞璁解释来解释去把自己都绕进去了,但一看那几个考官都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索性懒得再哔哔下去。

文科方面,由于地方和东南一带对于新政和改革还不甚了解,只有少数人在海禁、贸易和改革三个问题上有所见地,但最终还是挑出来了四五个很有自己主见的卷子,一齐准备好了待皇上过目。

另一方面,理科卷子还是一百五十分,但由于学生们对四色问题没什么抽象能力,很多人写着写着又开始变成儒学式的泛泛而谈——压根不知道要证明什么。

虞璁听了大概的情况,略点了点头。

“最后,还是有一个考生,我们在再三讨论之后,决定给他一百四十九分。”

皇帝扬起眉毛,缓缓展开了成绩单。

徐渭徐渭拜托是徐渭……

理科第一名——俞大猷

俞——大猷?!

皇上的手猛地一抖,心想这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不到他徐文长。

难道是还没出生?这货是嘉靖中期才冒尖儿的神人,跟张居正小朋友一样还在吃奶呢?

等等,俞大猷这个名字,怎么老觉得有点眼熟。

虞璁想了半天,但是最近没睡好,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他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匆匆扫了眼理科的成绩单,又打开了文科的。

文科第一名——胡宗宪

“这次,理科第一是福建晋江人,文科第一是安徽绩溪人,”杨首辅还没注意到皇上又懵了,笑着道:“这胡宗宪啊,把卷子都写满了,他虽然不清楚京中发生了什么,但想什么都颇有创新和实干精神。”

“老臣以为,这正是陛下所渴求的人才啊。”

虞璁僵硬的点了点头,心想大明朝要不是靠他续命,东南早就垮掉了。

这自主招生居然把胡宗宪给挖出来了?这个时候胡老先生,还是个青葱少年郎呢吧?

“他登记了岁数没有?”

“这个老臣特意去看过,刚刚十八岁。”杨首辅抚着山羊胡子笑道:“陛下可记得看看他的文章,能够接合古今虚实,论点也相当不错。”

虞璁抬手接了鹤奴的茶,慢慢喝了三大杯。

他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会加速历史进程,可是一见着这严世藩跟胡宗宪前后都被挖了出来,就有种突然变欧的慌张感。

要知道,越是SSR越要费心思养啊。

也只能庆幸,自己能给他们尽可能的教育资源和眼界。

等这批培养完了,再慢慢等小张同学小徐同学来北京吧。

“朕知道了。”虞璁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道:“先看看文科的答卷情况吧。”

皇上连着十天没有上朝,三司五寺七部反而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一方面,确实是工作时间增加了,能处理掉的事情增加了许多。

另一方面,皇上据说又开始神出鬼没到处巡查,连平日歪在太师椅上打瞌睡的头头们也不敢乱来,全崩出一派紧张的样子。

如今一条鞭法正式颁布,开始往全国扩散,刚好就可以辅助京畿已经回收的庄田丈量清算,全部都记载入簿,方便核查预算大致的收成。

与此同时,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接连而至。

好消息是,有个清廉的官员向工部提供了一处空置的仓库,让他们更方便的改装成所谓的冥思库,眼瞅着还有四五天就能到位运行了。

坏消息是,之前派出去的暗使,已经回来了大半。

从嘉靖元年到七年,一共有多位各地的巡抚、监察之流报了信,说是大灾饥荒,请求免税赈济。

当时的皇帝一挥袖子,统统允了。

虞璁去年多了个心眼,吩咐派多人去各省看看,把情况全都通报上来。

这一查不要紧,还真就逮到谎报灾情的了。

所以说没有照相机和飞机卫星这种东西,对政治的监督也不太方便。

皇上直到见到这些使者的时候,才终于想起来自己去年干了些什么。

“真是胆子颇大啊。”他嘟哝了几句,示意暗使们都去经部农业司报道,让专人把所见所闻都抄录下来,等合计清楚了再行定夺。

当时设计这件事的时候,特意怕他们串通行踪口供,收受贿赂,便让不同数量的人,在不同时间去不同的省,但每个省市至少有三个人去查看情况,这样回头等陆续折返以后,就能揣摩出大概的情况。

可是如果收成颇丰,还继续哭穷要粮的话,真的有些恬不知耻了。

值得一提的是,北田的台田模式,和南田的上农下渔模式,早在四月末便已培训给各位巡农使,让他们带着宫廷画师绘好的画卷,去指定的各省进行反复宣讲和介绍。

为了保险起见,虞璁还让衙门里多写点圣旨,再让鹤奴帮忙盖几个章,让他们当一回天子之使,跟各地的官府也打声招呼,更好的推动新模式的发展。

有时候,巡查真实情况的暗使会正巧碰见在宣讲这新模式种种好处、以及具体cao作方法的巡农使,也会把相关情况记录在案,回京以后如实禀报。

这样一来,农业的改革当真如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又润泽苍生。

农民们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从来没见过朝廷这么认真的劲头——甚至连官吏们都没见过。

从前上头颁布个什么旨意下来,那都是不轻不痒的讲几句,完事还要拿了赏银,甚至吃好喝好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