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书网 - 耽美小说 - (射雕同人)道可道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5

分卷阅读325

    道:“哪有!你怎么样都好看。”

黄蓉笑道:“当真?”

王道一道:“自然当真。你简直不能再好看了,胖瘦都好看。”

黄蓉道:“就会骗人!”

王道一忙道:“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本来就最好看,天底下就没有比你更好看的人了。”

黄蓉含含糊糊“嗯”了一声,竟然就已经睡着了。

看来她的确是累极了。

王道一又看她片刻,过不多时,也迷迷糊糊闭上了眼。

未来会好吗?

会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七更

嗯,到这里,差不多马上就要结文了,后面还有一点点情节,没几章。

由于本文引用借鉴了很多其他作品,现列出参考书目,以供大家知晓:

(这没的说)

(这也没的说)

(借鉴情节)

(没的说)

(引用)

(引用)

(引用)

(参考)

(参考)

(参考)

(引用)

纪录片(引用)

纪录片(借鉴)

(借鉴情节)

(引用)

(参考)

(借鉴)

(参考)

(借鉴情节)

(这不用说了吧)

(引用)

主要就这些了吧,其他还有一些零碎的很次要,不再赘述。

第151章后记之一

自王道一回去后,忽必烈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和平占领了宋土,除却宋朝皇室成员,当真是不乱杀一民一兵,于是,这场改朝换代进行的出奇顺利。

不久后,忽必烈建立新朝,他还特地取汉学经典中“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为“大元”,年号为“至元”,并于同年命宋朝旧臣刘秉忠住持规划建设“元大都”。

元大都位于燕京地界,也即日后的北京市市区。在刘秉忠的设计规划下,元大都整个城市街道的布局,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

此外,忽必烈还重用提拔了一大批像刘秉忠这样精通汉学的官员为新朝效力,这些厉害人物,在宋朝时不受皇帝重用,却在元初的政坛上大显神通,他们对元代的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制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这批饱学汉官的共同努力下,元朝的政体大体与前朝相仿,但又在宋代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善,其中一项,就是变“路台制”为“行省制”,也即是从元朝起,中国的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然而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的野心并没有就此止步,中原方定,他的目光又瞄向了远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

吐蕃世代统御青藏高原地区,从唐朝起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友好的睦邻关系,但是忽必烈这个“侵略家”可不会满足于跟人家只拉拉小手,做做邻居。他想要的,是将整个青藏高原都纳入他元朝的统辖之下!

也许是在征服中原的顺利过程中尝到了甜头,让忽必烈彻底信服了王道一的那一套理论,于是在征服西藏的时候,他依然没有动用武力,而是多次派出使节前往吐蕃,希图用和谈商洽的方式平稳过渡政权。

忽必烈无疑是一位聪明卓越的政治家,经过和王道一那一场谈话的启迪,让他对这些政治怀柔之术有了深刻的体会。于是,不过几年,他就利用吐蕃内部的政教矛盾和蒙古军享誉世界的兵威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外交谈判,威逼利诱之下,使得青藏高原终于归顺元朝,也自此并入了中国的版图。

元朝无疑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想让这许多民族能够和睦共处在一个朝廷的统治下,在政治上必定要下足功夫,好在忽必烈现在已经开窍,搞起政治来丝毫不显弱势,几年之内,就将元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固若金汤。不得不说,有些人生来就是做帝王的材料。

而要搞政治,忽必烈绝对不会放过利用王道一这么一个在民间极具政治影响力的人。

说起王道一,便还是要从那次金帐谈判讲起。

自从王道一回到隐居桃源之后,倏忽之间,便声名鹊起。这也难怪,像她么一个孤身赴敌营,又奇迹般挽救了数百万黎民于水火中的传奇女子,想不火都不行。

如果说两年前的华山论剑只是让她在江湖武林间威名赫赫,那两年后的这一次精彩的外交谈判,更是让她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们认定了王道一一定是一位有大学问的智者,在这种情况下,王道一的隐居愿望又一次泡汤了。

由于蒙军曾浩浩荡荡的到达过桃源,所以自襄阳一行后,王、黄二人的隐居地便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开来,没过几月,便有人寻到桃源来拜访王道一。

那些只为猎奇而来的人固然可以不见,但有些向她讨教学问的学生子却不好就直接赶人,毕竟人家是费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赶到这里求教的。

起初,王道一也是好心,若有人诚心问她学问上的事情,她便认真解答,直到那人的疑惑完全解除了,再欣然送下山去。

可是到了后来,随着她名声日渐响亮,赶来求教的人也越来越多,王道一便有些招架不住了。

就在这焦头烂额的时候,还是黄蓉出了主意,“韩子有云,‘传道,授业,解惑’,本就是为国为民的好事,人多怕什么,咱们开一处讲演道场不就得了。再说,你之前不就想过要做夫子嘛。”

在多年前背着黄蓉来桃源求一灯大师治伤的时候,王道一确实说过想要教学生的话,但那也只随口一说,幻想罢了,谁能料到若干年后竟就能实现了。

王道一犹豫道:“话是这么说,但若往后来的人越来越多,吵到你们怎么办?”

黄蓉笑道:“那有什么,这桃源这么大,令辟一处地方就是了。”

王道一想想,决定听黄蓉的。

于是她在距离她们住处十里以外的山坡上设了一处简单的讲坛,在那里为赶来求教的学子们答疑解惑。

王道一也确实是个非常有才的人,学问渊博,谈吐隽雅,很快便有更多闻名而来的学生聆听受教。

学生太多,统筹安排便成了一个问题。正在王道一又开始头疼的时候,忽必烈就适时的来“帮忙”了。

至元二年,忽必烈下达一道御令,特为道一先生在桃源建一所书院,这一举动,不仅解了王道一的燃眉之急,更是新朝廷向全天下展示元朝乐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