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书网 - 其他小说 - 小月阿姨H(1-5卷510未删节)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6

分卷阅读306

    被称为汉人、汉民族,中国字被称为汉字,中国语被称为汉语。

    然而,本世纪也开始一桩重要的转变,这转变是静静的,不动声色的。儒家学派借着政治力量,把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全部排除,儒学思想进成了中国人唯一法定的正统思想。本世纪还看不出它的影响,但长久下去,中国人的想象力和灵性,逐渐地被这个单一而保守的思想酱住,直到二十世纪,长达两千余年。

    当西汉王朝在中国本土完成统一时,匈奴部落也在漠北完成统一。

    匈奴部落酋长头曼是一个粗犷人物,前妻生子冒顿,后妻又生一个幼子。爱后妻兼爱幼子是老年人的特有感情,使头曼打算把酋长的位置传给幼子,就派冒顿到月氏王国(甘肃张掖)当人质。等冒顿去了之后,这位狠心的父亲即发兵猛攻月氏,希望月氏王国在大怒之下,把人质杀掉。冒顿察觉到老爹的诡计,立刻夺到良马逃走。老爹大概也有点懊悔,同时并认为儿子很有胆识,于是分给他一部分部众,但冒顿却恨老爹入骨。

    冒顿不久就发明一种射出时能发声的响箭——鸣镐,他下令给他的部属说:“注意响箭,响箭射什么,你们就也射什么,不射的处死。”

    最初用在打猎上,冒顿响箭射出后,发现有未跟着射的,立即杀掉。有一次,冒顿用响箭射他自己的马,部属有不敢跟射的,也立即杀掉。又一次,冒顿用响箭射他自己的妻子,部属又有不敢跟射的,也立即杀掉。过了一些时候,昌顿用响箭射他父亲的坐骑,部属们不敢再不跟射。冒顿知道已训练成功,于是,上世纪(前三)最后一年,纪元前二○一年,冒顿用响箭射他的父亲,头曼遂死在儿子的乱箭之下。冒顿把他的继母与弟弟同时杀掉,宣称自己是“单于”(匈奴语“元首”建立匈奴汗国。——我们给“汗国”的定义是:元首和中央政府迁移不定,也就是没有固定首都的国家。中国史书上,称为“行国”对元首和中央政府临时的所在地,称为“王庭”匈奴汗国在冒顿统治下,向四面扩张,东到辽东半岛,西到西域(新疆)南部收回被中国秦王朝夺去的河套地区。面积比中国当时的版图还大。然后宣称他们是中国夏王朝的后裔,所以中国也有他们的一份,借以向中国发动侵略。这是北方民族锲而不舍地向中国侵略的开始。

    自从匈奴汗国崛起,中国以后两千年间的外患,就差不多固定的来自北方。跟日尔曼蛮族锲而不舍侵略罗马帝国一样,南方的富庶对那些寒冷荒凉地带的游牧民族,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西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不能忍受这种侵略,于本世纪(前二)的第一年(前二○○)乘着刚刚击败项羽、统一中国的余威,亲自率领大军向匈奴进攻。两个新兴的力量遇在一起,而中国军队大败,刘邦在白登(山西大同东)被团团围住,几乎被俘,后来还是用一种不名誉的方法,才突围逃出。

    就在此时,一位政治家娄敬向刘邦建议和亲政策,主张把中国公主嫁给单于,他说:“中国正十分疲惫,不能跟匈奴汗国作战。冒顿单于是一个弑父凶手,除了武力,什么都不认识。唯一降服他的办法是把中国公主嫁给他,嫁妆一定要丰富,他既然用不着抢掠就可得到这么多金银财宝,而又成为中国的女婿,女婿自不能跟岳父作对。将来公主生的儿子,继任单于,于是中国的外甥外孙,中国是他的舅父外祖父,外甥外孙更不能跟舅父外祖父作对。”

    刘邦大喜,立刻下令他的独生女儿鲁元公主离婚远嫁,虽然被刘邦的妻子吕雉哭闹不休的阻挠,不能成行,但刘邦仍选了一位皇族的女儿(可惜,我们不知道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少女的名字,跟她和亲后的下落)封为公主,送到匈奴汗国,当然少不了足使匈奴动心的嫁妆。——和亲政策自此成为中国对付野蛮民族的重大法宝,除了纪元十世纪和十四世纪宋、明两个王朝之外,都不断使用这个法宝。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凡使用和亲政策的时代,都是中国强大的时代。凡拒绝和亲政策的时代,都是中国衰弱的时代。这应该是自卑心理在作怪。

    刘邦于纪元前一九五年逝世,儿子刘盈继位,刘盈的母亲吕雉以皇太后之尊,掌握大权。吕雉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然而冒顿单于既没有把中国看到眼里,更不用说什么皇太后了。纪元前一九二年,冒顿单于写了一封戏弄性的信给吕雉说:“听说你死了男人,而我也恰巧死了女人,我可以收你当小老婆,从此匈奴和中国,成为一家。”

    吕雉虽然气的吐血,也无可奈何,只好回答说:“我已年老,不能侍奉你,愿意用年轻的公主代替。”

    这是匈奴汗国强大的顶峰。

    匈奴汗国对中国肆无忌惮地凌辱,是看准了中国没有力量反抗。中国所以没有力量反抗,在于人口稀少,而且民穷财尽。

    刘邦、项羽间的战争时间虽短,杀戮却非常惨重。刘邦于本世纪(前二)第一年,即纪元前二○○年,从白登逃到曲逆(河北顺平)时,赞扬曲逆城市的伟大说:“雄壮啊,我到过很多地方,只有洛阳和这里最为繁华。”

    曲逆那时不过五千户(秦王朝时三万户)每户平均五口,不过二万五千人。曲逆距主战场中原,有一千公里之遥,尚且如此,主战场中原的悲惨程度,可以想象。所以当时政治上最大的需要是使人口增加和生产增加。刘邦白登失败后,不能反击,吕雉被冒顿戏弄,仍要乞怜,就在于中国没有足够的兵源与财源。道家学派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对人民不加干涉。好像树苗,不必每天往上拔它,

    那不但不会帮助它成长,反而会致它死命。只要不管它,它会自然茁壮。这个学说被宰相曹参服膺,并付诸实施。

    刘盈继位后,宰相萧何逝世,曹参接替他的官位。曹参把道家学派清静无为的学说,用到复杂的政治现实上。他一切都依照着萧何所订的规章行事,不作任何改进,凡向他建议改进的人,他就请那人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开口才罢。曹参这种态度引起刘盈的责备,他就问刘盈:“你的才能,比你父亲如何?”

    刘盈说:“不如。”

    曹参再问:“我的才能,比萧何如何?”

    刘盈说:“似乎也不如。”

    曹参说:“这就对了,他们两位定下的法令规章,我们这些不如他们的人,岂可自求表现,随意变更。”

    刘盈只好支持他的作法。

    刘盈逝世后,他的儿子刘恭继位,因为跟祖母吕雉冲突,被祖母毒死,由刘盈的另外一个儿子刘弘继位。纪元前一八○年,吕雉逝世,发生政变,大将周勃把吕雉的家族和党羽,全部斩杀。废掉刘弘,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选择了二十三岁的亲王刘恒继位。历史证明这次选择是明智的,对西汉王朝而言,更是幸运的。刘恒虽然很年轻,但为人诚恳谦逊,没有花花大少脾气。他的妻子窦皇后信奉道家学说,她命她的儿子刘启和其他王子,都要读、请书。

    刘恒受妻子的影响,也成为热心的道家学派的拥护者,他从李耳思想中,接受到三项教训;“第一,仁慈;第二,勤俭;第三,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不要去做。”

    刘恒的性格加上政治信仰,使他确实做到了这三点。在他在位期间,废掉了割鼻断足的酷刑,对贵族尤其特别安抚,八十岁以上的人都有赏赐,并经常免除全国田赋。刘恒有时候甚至穿着草鞋上殿,他最心爱的姬妾慎夫人穿的衣服,不用流行的拖地样式,因为拖地样式所费布料较多。有一次他想盖一个宫殿,预算要二千两黄金,他说:“这是十个中等人家的财产。”

    竟不建造。他的儿子刘启即位后,在老母窦太后主持国政下,继续追求维持现状的安定。这就是有名的“黄老政治”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历时四十年之久。

    黄老政治推行的结果,人口大量增加,社会财富也随着大量增加。各郡县仓库,都告盈满。中央直辖仓库,存粮太多,以致发生腐烂。存钱也太多,一直不曾动用,连串钱的绳索(中国古钱当中有一个方孔,用以贯穿绳索)都被虫蛀断。跟本世纪(前二)○○年代和一十年代对照,史学家称赞此四十年黄老政治的成绩为“文景之治”(刘恒号称文帝,刘启号称景帝)六十年代以后,中国发动一连串御侮和开拓战争,大部分军费都依靠这些年累积下来的丰富储藏。

    不过黄老政治最大的缺点是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尤其到了后来,人口渐繁,耕地渐少时,贵族和富农在政府不干涉的保护政策下,大量兼并自耕农,造成一个庞大的地主阶层。富人的田地一望无际,穷人却连立一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黄老政治之际,发生七国之乱。

    西汉王朝行政区域的划分,采取“郡”、“国”并存制度。当时人们的看法,认为周王朝亡于分封,而秦王朝亡于不分封——如果封国林立,到处有皇族据点,陈胜、吴广星星之火,便不会燎原。西汉王朝则采取折衷办法,一方面仍保留秦王朝的郡县制度,一方面也恢复周王朝的分封制度。我们用下表说明——王爵封国统辖数县或十数县,地位高于郡,侯爵封国只统辖一县或数乡,与县相等。

    刘邦当了皇帝后,原则上皇族子弟封王,非皇族的功臣封侯。刘邦对封侯不太注意,但因“封王”拥有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军队,所以十分重视。他特地杀了一匹白马,厚着脸皮命大臣向天老爷盟誓:“不姓刘而当王的,天下人共同攻击他。”

    但刘邦死后不久,封国和中央政府之间,就开始了离心现象。战国时代苏秦、张仪的遗风仍在,知识分子和聪明才智之士,在中央政府不能施展抱负,往往投奔封国。封国既有实力,又有理论指导,欲望遂一天天提高,离心力逐日增加。

    这种现象被很多人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刘启的宰相晁错。晁错极力主张把封国的面积缩小,把封王的权力减少。刘启赞成这种做法,但那些已经够大的封王,当然不愿意接受。所以在雷厉风行削小了三个封国之后,前一五四年,东方的七个封国,送联合叛变。这七个封国是:七国封王跟皇帝的关系,用下表说明:从表上可看出,除刘濞、刘戊之外,其他五个封王,都是皇族近亲。这至少显示一点,政权的安危,与分封与否无关,封国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问题。

    当七国联合叛变时,半壁河山,全都陷入叛军掌握。刘启大为震恐,他想不到他的对手如此强大,懊悔自己孟浪。七国提出的两个口号,一是杀掉晁错;一是退还削去的土地。刘启全部接受,那个忠心为国的晁错在上朝途中,在街头被武士摔下腰斩,而且屠灭三族。

    七国联军并不因中央政府的屈服而停止行动,刘濞坦白地说:“我自己要当皇帝。”

    他的军队已迫近洛阳,但他只信任他的儿子,而不相信他手下几位有谋略的将领:田禄伯、桓将军、周丘。中央政府方面,刘启却明智地选出周亚夫当大将。短兵相接的战场上,胜负决定于统帅,只两个月工夫,周亚夫切断吴楚联军粮道,吴楚联军饥疲撤退,周亚夫衔尾追击,吴楚联军大败。吴楚联军是叛军主力,吴楚联军既败

    ,吴楚二国即灭,其他各封王或自杀或被杀,来势汹涌的七国之乱,转瞬平息。

    七国之乱是一个重大转换点,如果七国胜利,中国势必回到战国时代的割据局面,互相并吞,战争不休。七国失败,使西汉王朝顺利的通过瓶颈,统一形势更加坚固。刘启乘机收回各封国的行政权和军权,在封国掌握大权的不再是“封王”而是“国相”(封国的宰相)国相由中央政府派遣。中央政府遂成为真正的大一统政府,有能力作更多的贡献。

    儒家学派自从孔丘于纪元前五世纪建立,三百年来,受到很多轻视和打击,但门徒们并不放弃他们的努力,而且借着聚集学生讲学的方法,使他们的学说,继续传播。陈胜、吴广引起全国性混乱时,除了参加战争的军人,天下最忙碌的,莫过于儒家学派人士了。孔丘七世孙孔鲋就抱着儒书,四处投奔那些叛军首领。他们受到的待遇也很可怜,刘邦就是第一个厌恶儒家学派的人,他见了儒家学者——儒生,就把他们的帽子抓下来,当众往里面撒尿。但儒家学者仍苦守着不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处境的尴尬和内心的痛苦。因为别的首领还不如刘邦,刘邦总算还收留他们。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的那些大臣将军都是当初一块当流氓的黑社会朋友,在皇宫里,就像过去在刘邦家里一样,大吃大喝,喝醉了放声高歌,还拔出刀剑砍柱子助兴。不但一团糟乱,而且潜伏着可能被野心家利用的危险。刘邦知道应该改正,但他不知道如何改正。儒家学派的机会来了,这正是他们的专长。博士之一的叔孙通就请求由他制定朝见皇帝的仪式——简称“朝仪”刘邦对儒家学派的复杂繁琐,深有戒心,所以他吩咐说;“你可以尝试,但要简单,在我能办得到的范围内去做。”

    叔孙通特地到儒家学派发源地故鲁国首府曲阜,请了三十余位专家,连同自己的门徒一百余人,共同拟订规章,并加以演习。一个月后,再集合大臣将军们演习。到了本世纪(前二)第一年(前二○○)长乐宫落成,群臣朝贺,正式启用“朝仪”大臣将军们在宫廷官员引导之下,顺序